Tuesday, February 8, 2011

回顾万茂基督教卫理公会的历史

撰文研究:钟恩雄传道
引言:
            二战过后,我国不幸又遇到马共与英国殖民政府敌对。英国殖民政府为了更容易压制共产活跃份子活 动的范围,而于1948年宣布紧急法令,新村便由此而生。许多郊外居民被集中在300多个新村里。新村有如集中营,军警防守戒严,居民行动不便,出入不自由,工人多失业,人民再度陷入困境。因此,华人年议会便进入这些新村,关心村民,并建立教会。当时美国宣教士韩英士牧师 Rev. Harry Haines)来马来亚服务,通晓华文华语,也关心华人,所以提倡进入新村工作建立教会。他被推选为新村工作委员会主席,受委从香港招募工作人员来协助这方面的事工。当时开发了 10多处新村事工,兴建了许多教堂,其中一间正在万茂新村。[1]


开创时期1952-1961
            万茂卫理公会于19521221日,由当时的Raymond L. Archer会督委任 Abel Eklund[2] 牧师以当时的八千元马币在位于万茂新村的中心点成立,当时万茂堂被命名为万茂布道所 (Mambau New Village Methodist Center) ,并由芙蓉卫斯理堂的主理牧师兼任,以及Miss Betty Ngoi[3]成为当时的义工。[4]由于新村刚建立初期,村民生活艰苦,教会也经常分发食物,如:奶粉、米、糖等供给贫苦的村民,教会的范围以及四周的空地是当时新村青少年时常活动的地方。19534月,第一任被委任来万茂宣教的乃是来自香港的潘树长先生 (Stephen Pan CS) 。他于1954年撰写一篇名为“万茂,为了上帝的荣耀!”(Mambau “For the Glory of God”) 一文提到,当年,潘树长夫妇为适应村民的实际的需要和Abel Eklund牧师夫妇讨论后,决定在万茂进行数项事工:一,为了更熟悉的村民:教会帮助村民书写他们的英语商业信函,也灌输对儿童的关怀重要。二,使主日学丰富:教会遵循教育心理学的学习,让学生有系统的知道“上帝是爱”。大约有50儿童定期的参加主日学。三,医务工作:潘师母,乃为护士,进行每周一次独立的诊所,并与英国红十字会每周一次。她有很多机会传福音和推动公众健康。此外,她经常进行探访。四、星期天的晚间崇拜1953919日开始。福音信息,唱圣歌,播放提高公众对健康卫生常识的影片;主日学学生的金词朗诵,及讲故事等。这些都是晚间崇拜的主要项目。参加崇拜的人数有150人,包括成人和儿童。五,英语班:当时有两个英语班,一班是每日下午4点至5点,每周5次,有4位成人参加。另一班是在晚上7:308:20,每周5次,有20名学生。潘树长更期望以后能在万茂开始一些事工如建立一个阅读中心、开始每周壁纸、建立一个托儿中心、开始中文班给没有机会上小学的迷失青年。[5]
            1956-1959年间,来自上海的李新人牧师牧养万茂布道所,当时有两堂的主日崇拜,分为早晨及晚上,平均人数各三十人。除此还有礼拜六的查经聚会(平均15人)、识字班(礼拜一至礼拜五)中文班(15人):英文班两班(25人)、施诊所,(礼拜二上午九时至十一时及礼拜五下午二时至四时)(平均每礼拜50人)、探访及个人布道(每日午后),平均接触人数为每礼拜二百人。至于社会服务时间则无定,工作乃为义务代译,代写中英文信件,及代填各种表恪。还有,慈善救济也无定,工作为对老弱残废及贫病失业者酌予济肋,遇因钱物发生纠纷争执者,出力排解之。当时己受洗人数:195671-8人,195747-6人。[6]

        1960年陈树祥牧师被委派成为本布道所的助理,1961年成为主理,他共有3年(1960-1962)在万茂服事。[7]他是一位本地(马来西亚)出身的牧者。在这段期间,开始有青年团契事工。当时,教会顾问钟云祥弟兄也常常载送青年弟兄姐妹参与芙蓉堂的团契、崇拜等以使他们对信仰有更深的认识。



孕育时期1962-1973
            本堂会原为芙蓉英语卫斯理堂负责管理,1962年正式由芙蓉华语堂料理。在这十年间,本堂事工得蒙芙蓉堂成年团契会长颜景锺先生的协助。除了主任崇拜,主要事工还是青年团契及儿童主日学。当时教会慕道青年为数不下二,三十名。[8]1964年多得芙蓉郑秀莲女士及颜景锺先生协助,每主日夜晚皆有崇拜,星期四晚尚有青年聚会并练习唱诗。[9]1965年在颜景钟先生及芙蓉堂方电机夫人之助下,每周除了主日学学生达到八十人,更于每礼拜三晚上有聚会读经、唱歌、祈祷。1965年六月间青年团契重组,会员三十五名,新近购置全套新椅、乒乓桌、讲台并重修羽球场电灯,费去不下七百元。[10]

            1966本年仍得芙蓉堂会成年团契会长颜景锺先生为助理,每周除主日崇拜外,复有青年团契及儿童主日学之设,该会友多出外工作,主日崇拜除一名老会伯外,慕道青年,为数不下二,三十名。当年的会友为18位、2班主日学60人,老师2位,青团人数则达到35位。[11]

            1967年,会堂修理冲漆、添置坐椅家私并重修夜用羽球场费去千余元。[12]1968颜景钟先生负责之外,方中南牧师也襄助会务。颜景钟老师青年有为,身兼数职,助芙蓉堂主日学,成人团及诗班,且在校执教,不过未能专职,故会务仅略进展。当时本布道所清一色为年青人,前途有望。由于当时正式会友不多,所以未能成立牧区。[13]1971年颜景锺先生负责圣工之余,又蒙方会长,卫连胜Rev. A. J. Williamson牧师及郑秀莲女传道,多方协助,使会务顺利推进。当时的领袖相信,若能创设幼稚园,相信对于圣工之发展,必有莫大助力也。多年以来,颜景锺先生努力服务,人数虽少,但主日学,靑年团之组织,尙称良好,信徒多属靑年,活泼有为。[14]就是这样,颜老师在万茂协助事工大约11年。

成长时期1974-1982
        1974-1975年万茂堂会的主理为孫仁生牧師,本年兼任。当时教会事工没有多大进展,除了除了崇拜之外,也没有其他的活动/事工。布道所急需全职传道人的呈请在牧区会议被提出。[15]1976年,教会牧养由刘金福传道兼任,教会会所多年缺乏人照料,四围板壁经受白蚁侵蚀,多有破烂,因此教区财政经拨出以千元协助修理。当时,刘传道四处寻找迷羊,至为辛劳,惟工作兼顾,交通困难,殊难见效。[16]
            1977年四月间蒙年会派宁宜船头布道所之女传道黄宝和女士(和姑)居住该处,黄女士善于探访工作,与刘传道齐心合作,并得该布道所数位青年,又得芙蓉堂时时关注,教会圣工大有起色。同年,教区亦推动一一得一事工,万茂布道所数月来主日学生从无而迅速发展到70余位,而主日崇拜也增加数位墓道友。除此,还有有青年团契聚会,并又组织少年团契,各部职员若与传道人加以苦心,忍耐,殷勤培养,教会复兴在即,虽会友仅数位而对年会关怀款能尽力捐献,甚为钦佩。本布道所因年久失修,破旧不堪,所以于六月间进行修理,承蒙承蒙何约翰夫人负责修理费三千四百元,将教会范围以及四周的空地从生满杂草的状况,变成清洁且围上篱笆,焕然一新,颂主洪恩。[17]
            1978-1983年本布道所主理为张焕祥牧师及黄宝和女传道。主日崇拜于晚上七时半进行,每主日第二礼拜由张焕祥牧师主领圣餐并证道,又蒙芙蓉堂会的弟兄姐妹前来参加,诸般关怀,所以布道所聚会人数略有增加,并有数位慕道友。1978年六月四日举众布道所修建感恩礼拜,蒙方中南会督亲临主持,各堂牧师,传道,会友代表同来参与其盛,济济一堂,非常热闹,荣耀主名。[18]
            1980年开始每星期四晚上有祷告会,而主日学有两班共六十余人,同时感谢波德申堂罗天星夫人亦前往协助。在主理张焕祥牧师及黄宝和女传道勤劳耕耘下,会务颇有进展。[19]1981年主日学学生更上达七十余人,慕道友超二十余人,波德申堂主日学校长陈多加女士时常协助该堂主日学工作,诚为难能可贵。[20]1982年毎周靑、少年聚会有三十余人,也蒙邻近芙蓉堂弟兄姐妹时常关怀协助,并得吉隆坡福建堂靑年团契诗歌小组前往作诗歌布道,更加激励一些靑年人参加聚会。[21]



领养时期1983-1998
            1983年芙蓉堂主理叶国雄牧师兼任本堂主理。黄璧君女传道,在本布道所服务十余年如一日,精神可嘉。叶牧师每月第四主日前往证道及主持圣餐。靑少年团契共有三十余人。这段期间教会已经有一群稳定的年靑人。当时主理深信他们他日将成为敎会的中流砥柱,见证主恩,领入归主。[22]现在,这班青年人大多已成为本堂的执事。
            1984年青年团契庆祝十九周年纪念,另参加本年教区青年团契生活营者十余人,其中六人决志信主。 [23]1986年年初在敎区会友领袖拿督林福发领导之下,继续将礼拜堂前面原属敎会之地围起来,共费三千余元,并在圣工发展委员会领导之下美化该地段,一时使本布道所令人注目。同年,76日晚敎区长于主持崇拜时正式宣布成立该布道所圣工发展委员会,并委任李光兴先生为委员会主席。 823日靑年圑契庆祝廿一周年纪念感恩礼拜,由敎区各位同工推荐邱侠忠牧师担任是晚之讲员。当时的正式会友有20位。[24]1987年教区各堂会都按1986年教区议会的议决,安排一主日为万茂布道所捐献发展金,计有5000元。 [25]1988年本布道所女传道黄宝和女士,虽年届高齢,仍然为主事工不辞劳苦,精神可嘉。当时靑年团契非常活跃,特于730日举行全村越野赛跑比赛,目的乃沟通敎会与村民之联络,并建立广传福昔之桥梁。[26]
            1990年黄璧君传道于二月间跌伤腰骨,颇为严重,于疗养期间,布道所圣工蒙叶国雄牧师协助料理,使圣工继续进行。年会执行部为使万茂布道所更有效的发展,因此正式由芙蓉牧区领养。[27]圣工委员会另加5位芙蓉堂执事,以使布道所圣工更顺畅的推行。[28]这段期间开始,芙蓉堂提供许多牧养上的资源,尤其是在讲台、探访及主日学事工。同时,在芙蓉的神学生以参与本堂事工的服事。这段期间来本堂实习的神学生包括:黄迪华(19901991)、沈文彪(1992年尾-1995(1994full time))、凌向明(1993)、庄进福(1995 full time, 1996)、郭振威(1996)、简永裕(1996假期)、陈喜祝、冯桂花(1998)。直至1998年由当时在芙蓉堂担任主理牧师的叶国雄牧师的牧养下,教会日渐成长。
            1993年,在李光兴弟兄的推动下把两道石墙建起,形成现今教会所拥有的范围。1994年曾举办天韵诗歌小组布道会、北大生下乡服务。[29]1996年芙蓉堂注重家庭事奉,并进行细胞小组,万茂布道所也响应之。当年的主曰学校事工由沈文彪传道负责,并得到吕德珍姐妹协助工作。 [30]1998年万茂布道所申请修建圣殿。当年818-19日与教区青年团合办谢伟光博士布道培灵会。于1998年尾呈请万茂布道所在1999年成立牧区,并且被接纳。[31]从此自力更生,结束领养时期。

牧区成立1999-2005
            1999年年议会委派陈志豪传道到此全职牧养。于26日举行成立牧区感恩崇拜,在民众会堂举行,得教区内各教会代表出席,当晚举行第一届执事就职礼。教会也奉献2000元作教区宣教金。在陈志豪传道牧养这两年多里,教会看见社会问题不断的发生,新村孩童的需要,因此开始走进社区。教会开办了电脑班、补习班、珠心算班,并以象征式的收费,让新村的孩童能够从中蒙福。另外教会亦教会的范围内开始了一些的保健讲座、教育讲座、反毒讲座等讲座会,以及插花班、烹饪班等让新村的居民也能够受益。同年,得土地局在7月来信,并通过总议会信托部向芙蓉土地局已呈上一切有关文件以申请把现有的地转换作为宗教地之用。在1999109-10日举行第一届宣教大会。[32]2000年教会配合美门在万茂开设关怀事工,家庭营在国庆假期举行,李叶传道主讲成长八课训练信徒作个人布道。张天送,杨友邦及蔡添喜弟兄参加芙蓉堂之门徒训练。主日学校平均出席达50人,本年除参加教区布道会外,本堂举行电影布道会与圣诞儿童布道会。为工作之须,同年购买一辆福音车,扩建两间课室,作电脑班之用,也安装冷气机配合。执事与信徒参加祷告团。当年会友为41位。[33]    
            2001年陈英武传道与执事推动事工,得继续前计划进行,青少年在再循环的环保运动,收集旧报纸,成绩良好,执事会作4年计划,按计划进行。申请多年的土地问题,已在8月得州政府通知,教会终于获得土地局的批准正式将教会的土地成为宗教之用,以便重建圣殿。在社会关怀工作,为美门电脑课程推展礼,受教区委作工委会,在51日举行推展礼与义卖,得副教育部长拿督韩舂锦主持,得RM10,000,捐献购电脑设备 (在万茂民众会堂),得教区各堂会及芙蓉华文教会支持。同时亦支持626日美们筹款事工,目前电脑班已开始,有2位学员。818日举行布道会,讲员萧帝佑博士,话剧由STM学生代表演面具 (在民众会堂举行)。本年会友44位。2002年有社会关怀工作如,到村里丧家「坐夜」及继续办公开性升学与辅导讲座等。当年,1222日办设教50周年纪念。[34]2004年傅锦山传道被委派到此牧养,并延续教会事工。然而,这些的社区关怀工作也因着传道人的转换而结束了。         

破蛹时期2005-2010
            2005年傅锦山传道被委派到槟城粵语救恩堂服事,万茂堂开始了一段4年的无全职传道人的时期。虽然如此,这段时期每年都有神学生周末的实习以协助教会圣工。其中有郑仁宾、王雪凌(2005),罗艾玲、林福仁(2006),黄佩婷、周伟平(2007)、萧欣珠传道(2008)。这今年间也得到周隆捷牧师在讲台上及探访上的牧养。教会会友开始自动自发担起教会圣工。这段期间办过几次布道会、家庭营等。虽然没有全职牧者,但好像神在预备教会会友承担祂的事工,期间钟恩雄弟兄于2008年献身进入马来西亚神学院就读。
            2009 年林银维牧师被委派到本堂牧养。教会重新被粉刷。各项事工被强化,其中在2009年开始办社区布道的事工,例如:儿童生活营、孝亲敬老晚会、爱心三合一、及中秋晚会等。这些布道性质的活动增加教会和万茂社区群体的互动。今日的万茂堂会友有大约八十位,平时参加主日崇拜人数有七十五至八十五位之间,团契都很活跃,各项事工在林牧师的带领下看见突破。

结论:今日的万茂
            在万茂卫理公会的59年历史中可以看见,一直以来都是蒙神的手在看顾带领。若不是当年一些弟兄姐妹及传道人的委身,也没有今天的万茂堂。令笔者最敬佩的就是,黄宝和女传道(和姑)在万茂二十多年的服事,退休后仍然在万茂服事主。因着她默默的耕耘,现在的这班执事被栽培起来。因此,笔者更察觉到全职牧者的重要,从万茂教会的历史看,每当没有全职牧者时,会友没有被牧养就容易流失。其次,会友的主动性参与事工也是很重要,会友与牧者的互相配搭将使事工事半功倍。最后,宣教异象非常重要,圣经记载,没有异象,民就放肆。从早期到本堂的宣教士的异象,到现在教会牧者的异象都环绕在万茂社区,也就证明服事社区乃是新村宣教的好管道,新村的教会绝不能与社区脱离关系。
            今日万茂整个社区大约有四千人,以华人为主,新村约有三百户家庭 ,其他花园地区约有400户家庭,这包括万茂花园(Taman Mambau Baru),万茂高原(Mambau Height),加来花园(Taman Kaloi),万宝花园等。现在年长一代主要是以农垦为生,年轻人多在芙蓉及吉隆坡一代打工。除了中小学生,其他则外出求学接受高等教育。当地万茂华文小学学生人数更接近一千人,万茂附近还有多个庞大的住宅区如Rasah Jaya, Seremban 3, Angsamas, Seremban 2等,芙蓉新城的发展更为万茂居民带来了莫大的改变。万茂已成为其中一个通往芙蓉新城的必经之路。求主继续让牧者长执们看见宣教的异象,迈向60周年,走入社区,传扬天国的福音!

参考书目:
简永裕:“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简史”,《福临禾场》(马来西亚:基督徒写作团契,2005),页153
 Wesley Methodist Church Seremban 80th anniversary Magazine, 26.
 “From Pendamaran to Mambau” in Malaya Message, 1953 February, 19.
J. V. Ayaduray: “District Superintendent Reports”, Malaya Annual Conference, January 1953, 44.
 Stephen H.C. Pan: “Mambau "for the Glory of God”” in Malaya Message, Feb-March 1954.
李新人:“万茂新村工作进展”,《马来西亚卫理公会新村工作报告》(马来西亚卫理公会新村委员会出版)19571231日。
万茂布道所圣工发展委员会特别会议(1990123日)
1960年《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页22
1961《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  页24
1962《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  页20
1962年《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页20
1964年《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页36
1965年《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页14
1966年《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页29
1967年《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页14
1968年《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页22
1969年《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页15
1971年《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 页39
1974年《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页42
1976年《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
1977年《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
1978年《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
1980年《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页50
1981年《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页44
1982年《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页45
1983年《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页49
1984年《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
1986年《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页45
1987年《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页48
1988年《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页56
1990年《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页60-61
1991年《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 页59
1993年《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
1996年《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
1998年《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
1999年《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
2000年《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
2002年《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


[1] 简永裕: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简史《福临禾场》(马:基督徒写作团契2005153
[2] 芙蓉卫斯理堂(Wesley Methodist Church Seremban)的主理及当时中马教区(Central Malaya)的宣教士(District Missionary)。
[3] Miss Betty Ngoi Lai Ing 来自新加坡,刚从卫理女校毕业并于1952年来到芙蓉成为万茂及拉坑新村的社工。参:Wesley Methodist Church Seremban 80th anniversary Magazine, 26.
[4] “From Pendamaran to Mambau”The Malaysia Message, 1953 February, 19.;另参:J. V. Ayaduray: “District Superintendent Reports”, Malaya Annual Conference, January 1953, 44.
[5] Stephen H.C. Pan: “Mambau for the Glory of God” in Malaya Message, 1954 Feb-March.
[6] 李新人:写于《马来西亚卫理公会新村工作报告》(马来西亚卫理公会新村委员会出版)19571231日。
[7] 1960《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页221961《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页241962《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页20
[8] 1962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页20
[9] 1964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页36
[10] 1965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页14
[11] 1966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页29
[12] 1967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页14
[13] 1968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页221969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页15
[14] 1971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页39
[15] 1974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页42
[16] 1976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
[17] 1977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
[18] 1978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
[19] 1980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页50
[20] 1981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页44
[21] 1982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页45
[22] 1983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页49
[23] 1984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
[24] 1986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页45
[25] 1987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页48
[26] 1988年陈莉莲姐妹(芙蓉堂)协助主日学。参:1988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页56
[27] 1990年《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页60-61
[28] 万茂布道所圣工发展委员会会议。1990123日。江三才、张金祥、林福财,陈莉莲、陈如玉。另参:1991年《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页,59
[29] 1993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
[30] 1996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
[31] 1998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
[32] 1999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
[33] 2000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
[34] 2002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议记录